
游戏改编电影往往面临一个问题,那就是原著党觉得改得不好在骂,没看过原著的看不懂。

梗姐属于后者。
好在,梗姐看电影的时候带了一个“金牌讲解员”,大概把这款游戏里的一些设定给我讲明白了,所以看着还不算吃力。
电影也照顾到了一些没玩过游戏的观众,开头便通过史蒂夫的视角告诉了观众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。
电影把握住了游戏的精髓——很中二,也很有爱。

电影完全还原了原版游戏的像素化世界,将游戏的像素美学转化为具象化的3D视觉奇观,如方形的熊猫、漂浮的岛屿、动态的红石装置等,既保留了游戏特色,又适配了大银幕的沉浸体验。
当然,这得益于游戏团队在电影改编时的介入。
电影的拍摄计划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,当时Mojang Studios(《我的世界》的开发团队)与华纳兄弟影业达成合作,授权后者开发基于《我的世界》的电影。

Mojang Studios的Lydia Winters和Vu Bui担任了电影的制片人,这对于电影极大可能还原游戏世界提供了很大的支持。
另外,华纳兄弟和美国传奇影业公司在电影制作领域经验丰富,制作团队包括获英国电影学院奖提名的摄影指导恩里克·切迪亚克、奥斯卡获奖艺术指导格兰特·梅杰、视觉特效总监丹·赖蒙,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为电影的视觉效果、场景设计等方面提供了保障,使得电影能够高度还原游戏中的像素风格和经典元素。

视觉效果对于游戏改编电影来说至关重要,而电影在色彩和视觉效果方面都为电影质量提供了保障。
01
高度还原游戏设定
电影中的NPC一出现,谁的DNA动了?
《我的世界》游戏的特点就是一个像素世界,所有的东西都是方块组成的,玩家可以进入世界随意自由建造一切,比如盖房子,或者合成武器去打“猪猪侠”。

电影保留了这个设定,虽然不像以前街机游戏那样是扁平的,而是做成了3D立体的效果。
比如羊和狼的脑袋都是方形的,村民的大鼻子也是长方形,盖房子也是用无数个小方块组成的。

打到墙壁上的话,墙壁就会碎掉,然后会掉落无数个小方块,捡起来就可以盖出新的房子。

游戏里的NPC智商都很低,村民不会说话,只会咿咿呀呀。
游戏中有两个世界,一个叫主世界,绿草如茵,一片祥和;一个叫“地下城”,是一个阴暗看不见阳光的地方,那里由一个女巫猪统治。

他们在争夺一个会发光的方块,这个方块可以打开传送之门。
而女巫一心想要统治“主世界”,而这个能量块可以遮蔽太阳,把主世界变得和地下城一样暗无天日。

这个设定有点像《原神》的“渊下宫”,可以变换极昼和极夜。
游戏里的方块猪设定就是如果见到日光就会变蔫,而女巫猪一直身上披着一块破布,就是防止被日光照到。

这些猪如果被杀死,就会变成一块猪排,吃掉可以恢复一定的饥饿值。
猪排可以烤着吃,但是在《我的世界》里,烤猪排用的都是岩浆。
主世界也并非都安全,到了晚上就会有僵尸来敲门,但是僵尸到了第二天早上就会起火消失。

对抗僵尸还有地下城的猪需要用到武器,武器可以进行合成。
但是合成武器有规则,需要在棋盘上摆放,不同的物品和摆放图样会合成不同的武器。

用水晶合成的武器和铠甲是最强的,战斗力也是最爆棚的。
除此之外,游戏中的一些特殊NPC还有玩法设定也在电影里提到了。
比如主世界生孩子的方式就是两个人互相冒出爱心泡泡。

如果落地前有水就不会摔死。

还有战斗力爆棚的铁傀儡。

以及一碰就会爆炸的苦力怕。

这些设定都一比一还原了游戏里的原设定,看评论区感觉游戏党对于这部电影的改编还是非常满意的。
02
超级英雄模式
好莱坞大片常常采用的就是超级英雄模式,也就是《英雄之旅》中的英雄冒险模式。
《我的世界大电影》就是很标准的超级英雄冒险。
电影里的主人公相当于游戏玩家,进入主世界的四个人都是现实生活里的“异类”。

首先是“垃圾侠”加雷特·加里森,他是一个垃圾工人,在生活中常常被忽视和不被人理解。
他穿着夸张,喜欢穿一件粉红色的衣服。
他出场的时候被嘲笑在玩“仓库游戏”,就是在仓库里找垃圾,而他也找到了那块被史蒂夫带回现实世界里的能量水晶。

亨利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男孩子,他喜欢画画,他看到现实世界里的东西就会画出机械的样子,而他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力制造火箭。
但是他的发明遭到了同学和老师的嘲笑,还被勒令退学,因为他制造的简易版火箭出了故障,砸了他姐姐公司的招牌。

他的姐姐娜塔莉因为母亲去世,和亨利一起搬到了那个小镇,她的内心充满了孤独和不确定性。
道恩是一个房产经纪人,但她的工作并没有给她带来满足感。
这四个“异类”通过进入主世界的冒险,短暂逃离了现实生活,在主世界获得了认可和满足,成为了“超级英雄”。

而这部电影也打破了主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,让其中一位村民来到了现实世界,还与亨利的副校长有了一段感情戏。
副校长玛琳的扮演者是詹妮佛·库里奇,她是《破产姐妹》里特别搞笑的苏菲,在这部电影中同样身穿粉红色的衣服。
而她与村民一见钟情,两个人突破了语言的障碍。村民学会了人类语言,而玛琳也学会了村民语。
这个次元壁垒的突破怕也是玩家一心想要实现的吧?如果现实世界里也有这样的方块房子和方形的狼狗,也是一件很可爱的事情。
03
世界由你创造
《我的世界》的精神核心就是——“世界由你创造”。

电影也抓住了这样的一层核心,当主人公们战胜了女巫,回到了现实世界的时候,他们一起创造了一款叫《我的世界》的游戏。
所以这部电影可以说是讲述了《我的世界》的游戏由来,而并不是主人公们穿越到了游戏世界。

也就是说,这样的方块世界真实存在。
只不过普通人很难进入,而去过这个世界的主人公们将这个方块世界复制在了游戏世界里,由此才有了风靡全球的《我的世界》。
这样的设定当然更燃了,至少给了玩家一个希望。

主世界就像一个乌托邦,包容了在现实世界里身为异类的主人公,也自然会包容有着各种各样缺点的“我们”。
在这个游戏里,你可以发挥创造力,建造所有东西。
就像亨利,很快就能建造出宝塔。

而他也发挥所长,真的在这个世界里实现了飞翔。
所以这个游戏实际上是帮助所有有梦想的小朋友圆梦,保护的就是儿童的创造力。
当然,一个二次元游戏,呈现在大银屏上问题有很多。

不少观众认为人物扁平,不够复杂,人物关系也很简单。
但这不就是一款沙盒游戏的特点吗?沙盒游戏的人物那么复杂干嘛?
看完这部电影之后,也更加确定了这个电影确实适合小朋友来看。

但是现在的小朋友有几个人玩过《我的世界》?
这就是一种错位。
不少人会说,“这个电影如果是我小时候看可能会比较兴奋”,换句话说,现在看真没什么感觉。

太幼稚了!
所以即便电影上映首周票房就过亿,但是看TV评分却只有5.7,而且评分是在稳步下降的。
所以游戏改编电影的突破点到底在何处?好像还是很值得探索的事情。